市场动态
山东高唐县锦鲤产业指数
首页市场动态高唐动态
高唐锦鲤产业蓬勃发展,精品鱼销售火爆全国
2025-01-27

6月下旬,高唐县三十里铺镇的锦鲤特色产业园内,一派繁忙的景象。养殖户们忙碌地穿梭于鱼塘间,手持小网,精心挑选着花色上乘、体格健壮的精品锦鲤鱼苗。孟庆奇,这位在高唐县昱泽锦鲤养殖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的人士,已经从事锦鲤养殖5年之久。他选鱼时动作迅速且熟练,右手挥网,左手抓计数器,每选出一尾品质上乘的锦鲤,便迅速记录下来。孟庆奇介绍道:“锦鲤在每年的5月产卵,经过7月的成长,鱼苗便初步形成,此时也是进行初步挑选的关键阶段,通常被称为‘一选’。”
这段时间,孟庆奇正忙碌于锦鲤的挑选工作。作为锦鲤养殖从业者,他每天都要从数以万计的鱼苗中精心挑选出品质上乘的锦鲤。他凭借着敏锐的眼力和丰富的经验,用专业的技巧和迅速的反应,从鱼塘中挑选出心仪的锦鲤。他深知,这个阶段的工作至关重要,因为漏选一条可能就会错过未来价值连城的比赛鱼。
在三十里铺镇的锦鲤产业园内,广阔的养殖区里,每个鱼塘都密密麻麻地投放了10万至12万尾鱼苗。然而,经过“一选”后,能够脱颖而出的锦鲤却寥寥无几,大约只有1000条左右。最终,能够成长为商品鱼的更是凤毛麟角,仅有100条左右。而那些优质的比赛鱼,更是需要经过层层选拔,方能脱颖而出。对于那些未能通过选拔的鱼苗,或者被卖给集市上的商贩,或者被用作饲料处理。三十里铺镇畜牧水产站的站长张健形象地比喻道:“这些鱼苗要经过如同‘鲤鱼跃龙门’般的重重考验,方能培育出优秀的锦鲤。”

818f8b6b93667bc5797b388dd1f9dce1.png

优质的锦鲤,如同璀璨的明珠,需要在浩如烟海的鱼群中精心挑选。随着产业升级的步伐,锦鲤养殖正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张健站长介绍道,高唐县自20年前便有农户开始养殖锦鲤,而如今,在三十里铺镇徐马新村建立的锦鲤产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不仅涵盖了锦鲤的养殖与销售,更延伸至科研、繁育改良、鱼粮器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集科研、繁育、销售、文化于一体的锦鲤文化产业集群。
高唐锦鲤文化博物馆内,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记者走进产业园,发现山东吉祥渔业养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马传升正带领工人们紧张地打包锦鲤。他们熟练地操作着,从捞鱼、套袋到灌水、充氧,每一步都井然有序。这些经过精心选育和培养的锦鲤,现在长到了50厘米,被外地的客户早早订购,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准备发货。尽管忙碌,但每一条锦鲤在送到客户手中时,依旧保持着它们原有的活力,仿佛刚从水中跃出一般。
养殖户们正忙碌地打包锦鲤,其中一位养殖户,也就是山东吉祥渔业养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马传升,在打包的过程中,向我们指了指鱼塘东边的一片大棚。他介绍说,那是他们公司的“鱼菜共生”综合种养大棚。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鱼池里的水经过循环流进大棚,鱼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为蔬菜提供养分。当蔬菜吸收完这些养分后,经过净化的水又回到了鱼池中,从而形成了“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整体效益。

马传升笑着透露,他们今年过年时就吃上了这片大棚里产出的蔬菜,真正的绿色食品,无农药、无化肥。

此外,养殖区北面还设有锦鲤文化博物馆和锦鲤交易中心,那里陈列着一些2023年第五届锦鲤大赛的展板和标语。自2018年起,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已连续多年举办全国性的锦鲤大赛,吸引了众多锦鲤养殖者、爱好者以及专家、企业团体前来参观交流。在去年的大赛上,中国渔业协会更是授予了高唐县“锦鲤故里”的称号,同时高唐县也荣获了“中国锦鲤之都”和“中国锦鲤第一县”的美誉。三十里铺镇党委副书记许庆盼表示,这些赛事极大地提升了高唐三十里铺“锦鲤小镇”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动了锦鲤产业的蓬勃发展。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产业园内建立了中国锦鲤小镇直播平台,目前已经设立了38间锦鲤直播间,并组建了一支千人的电商直播团队。通过各大线上平台,这些直播间不仅展示了锦鲤的魅力,还推动了锦鲤销售市场的快速增长。在这个挑选鱼苗的繁忙季节,许多养殖户已经开始尝试直播选鱼售鱼,顾客在网络平台上选中的鱼苗,能在24小时内通过汽车或飞机送达。

三十里铺镇党委副书记许庆盼表示:“随着锦鲤养殖基地、周边产品以及交易市场的逐步完善和稳定发展,锦鲤产业链得到了不断拓展。预计今年我们将实现10亿元的营业额,为3000人提供就业机会,并显著提高人均收入。小锦鲤真正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快速发展的‘大产业’。”


高唐县人民政府网
0635-3950016
gaotangxian@jinli.com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鱼邱湖
指导单位
高唐县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高唐县锦鲤协会
主办单位
高唐县财信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